联系导师:aimeeqq817
描述

2022121星期四 62837

专业分手公司,现实版分手大师
业务范围:分离小三,拆散情敌,和平分手,和平离婚 联系+aimeeqq817
服务项目

结婚率5连降 中国人为何对结婚不“感冒”了?

浏览: 时间:2020-12-26 分类:
中国人似乎对结婚越来越不“感冒”了。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结婚人数1010.83万对,同比下降48万对。从2013年开始,中国的结婚率连续5年下降。

【侨报网综合报道】中国人似乎对结婚越来越不“感冒”了。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结婚人数1010.83万对,同比下降48万对。值得关注的是,从2013年开始,中国的结婚率连续5年下降,2018年中国结婚率只有7.2‰,创下近十年来新低。一直以来家庭观念浓厚的中国人为何不愿结婚了?是经济环境变了,还是世道人心变了,还是正常范围波动?

“我能养活自己”

向来以家庭观念为重的中国人变得越来越不喜欢结婚了。

综合广州《南方周末》、北京《新京报》报道,“今年春节期间父母一共给我安排了3场相亲,本想全部拒绝一场不去,但为了不伤二老的心,勉强去了一场,结果大失所望。”谈起2个月前的相亲经历,上海“90后”女孩郑舒雅(化名)如此说道。她称,自己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了上海本地的一家外资企业,目前年收入20万元(人民币,下同)。“不同于父母那一代人,结婚可能是出于经济目的,比如一起生活,彼此有个照应。我现在完全能养活自己,不需要与他人‘合伙’过日子。”郑舒雅说。

同郑舒雅一样,北京姑娘刘雪莲(化名)也对结婚不太“感冒”。

虽然今年已经35岁了,但刘雪莲对自己的“终身大事”一点也不上心。“现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日渐完善,我收入也还可以,养儿(女)防老的观念早已过时了,结不结婚都无所谓。”在谈及对婚姻的态度时,她如此说道。

其实,刘雪莲、郑舒雅只是中国万千“80后”“90后”不愿结婚年轻人中的一个缩影。

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结婚人数1010.83万对,同比下降48万对。值得关注的是,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从2013年开始,中国的结婚率逐年下降。2013年全国结婚率为9.9‰,2014年降低为9.6‰,2015年为9‰,2016年降到8.3‰,2017年再降到7.7‰,2018年中国结婚率只有7.2‰,创下2013年以来的新低。

中国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表示,2018年全国结婚率创近5年新低,和年轻人的独立性更强、自主性提高有很大关系。他(她)们的经济基础提升,受教育程度持续攀升,自主性和话语权越来越强。

大城市中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承载了整个家庭的寄托,他们的父母比多孩的父母更容易焦虑、紧张,而独生子女面对的家庭风险压力也更大,经济和精神负担都很重。这种先甜后苦的反差,对他们整体的幸福感都可能造成消极影响,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做不婚族。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女性参加工作的比例越高。良好的经济基础使女性更独立,对挑选另一半的态度更谨慎。

广州《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南开大学教授原新称,2015年中国30岁至34岁女性不结婚比例在6%左右,比1990年提高了10倍左右。

此外,有数据显示,经济发达地区的结婚率都不高。2018年末,上海、浙江的结婚率为全国倒数前两名,上海结婚率为4.4‰,全国最低。另外,天津、广东、北京等沿海发达地区结婚率也较低。结婚率最高的几个地区是西藏、青海、安徽、贵州等欠发达地区。贵州2018年结婚率达到11.1‰,全国靠前。全国结婚率最高和最低的地区,这一数据相差一倍多。

“没房结啥婚?”

中国年轻人不喜欢结婚,除了女性收入增加独立性增强之外,高屋价对结婚的抑制效应也较明显。

上海澎湃新闻报道,“谈了6年的恋爱,在准备结婚之际,没想到还是败在了房子上。”谈起自己曾经那段刻骨铭心的感情,今年已经31岁的周军(化名)显得颇为苦涩。他称,自己出身在湘西一个农村,和女友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两人一起去了广州工作。“工作数年后,我和女友也有了一些积蓄,准备在结婚前买房房。不料,2016年父亲得了一场重病,作为家中惟一的儿子,只能把积攒多年的钱拿出来救父亲。如此一来,买房的钱就不够了,这两年广州屋价噌噌上涨,只能望房兴叹。”

买房无望,周军的感情也亮起了“红灯”。他至今仍记得女友分手时跟自己说的话:“没有房子还结啥婚?不是说我看中房子,不在乎感情,只是觉得婚姻和恋爱不同,需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而房子就是婚后生活的基本保障,不然生活就会毫无安全感。即使我同意没有房子跟你结婚,我的父母也不会同意,所以,我们还是分手吧。”

四川在线报道,同周军一样,成都小伙刘洋和女友4年的感情也败在了房子上。“爱情虽然浪漫,但终究敌不过现实,我和女友恋爱了四年,早已到了结婚的年龄。但房子是迈步过去的坎。”他称,女友和自己结婚的唯一条件是他必须在结婚前买一套房,“成都屋价动辄3万元左右一平,我月工资不到7000元,每月除去日常开销后所剩无几,根本买不起。”刘洋坦承,自己不怪女友太世故,这也是现实所迫,毕竟结婚就意味着要成家养孩子,没房子就没有安全感,孩子将来上学、就业也是麻烦。

的确,房子成为很多中国年轻人结婚路上的“拦路虎”。根据相关机构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7届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仅为5317元。其中,本科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月收入为6274元,高职高专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月收入为4860元。虽然这明显高于城镇居民2017年月均可支配收入3033元,但对于买房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按揭买房来说,远远不够。

不买房就结婚可以吗?丈母娘肯定不同意,其实,丈母娘只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是一系列政策作用到丈母娘身上,丈母娘给出的一个正常的、理性的反应。因为除了安居乐业的因素外,附加在房子上的权利,比如孩子上学的权利等,也使得人们不得不对房子看得重一些。所以,中国人结婚,房子非常重要,不可或缺,但房子对年轻人来说又非常贵。那么,一个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结果就是,毕业了,多工作几年,攒点钱,再考虑结婚。而且,房子贵,结婚变得更加理性,于是,婚姻更成为一个双方家庭的经济行为,这就会加大磨合、协商时间,从而延长了年轻人的平均婚龄。

“被学业逼迫的啊!”

很多人因为房子结不了婚,也有不少人因为忙于学习和工作不得不推迟结婚年龄。

北京《新京报》报道,影响结婚率的首要因素是人口年龄结构,随着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和老龄化发展,适婚年龄人口比重正在不断下降。以22岁为结婚年龄来看,1997年前后的出生人口就刚好出现了“大滑坡”,这自然会拉低现时的结婚率。2018年,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首次超过了0岁至15岁的人口,人口老龄化加剧,从这一角度看,未来中国的结婚率还会进一步下降。

此外,婚龄推迟也是结婚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据媒体报道,1990年至2017年,中国育龄妇女平均初婚年龄推迟4岁多,从21.4岁提高到25.7岁,并有继续走高趋势。

按照中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女23周岁、男25周岁即为晚婚。可很多年轻人大学毕业就已经23岁,如果再读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买房,恋爱到结婚,已远超22岁这一结婚年龄。

1977年,中国的本科录取人数是27万人,过了20年,到1997年,这一数字才增加到100万。1998年高校扩招后,本科毕业人数飞速增长,到2015年达到了惊人的700万人。根据相关估算,本科毕业生已经占到了同龄人的20%。显然,这就会推迟结婚年龄。

《北京青年报》报道,今年还在北京某高校读博的张建军(化名)已近而立之年,但婚姻大事“八字还没有一撇”,“晚婚,我也是被学业逼迫的啊!真的好想谈一场安安静静的恋爱,但真没时间,平常不是在实验室,就是泡在图书馆查资料,哪有时间去找女朋友,更别谈和人花前月下了。恋爱都顾不上谈,结婚就更是遥远的事了。”

有人忙于学业,也有一些年轻人忙于工作没时间谈恋爱。

“婚姻不是必需品”

忙学业、忙工作导致一些年轻人无法结婚,而婚育观念的改变,让一些人对待婚姻更慎重。

广州《南方都市报》报道,随着社会包容度的提高,如今晚婚或者不婚不再是异类,变成了一种“正常”现象,年轻人的结婚压力也减轻了。虽然不少年轻人逢年过节会被父母亲戚“催婚”,但这对他们的婚恋观并没有本质影响。

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开明的父母对子女的婚姻持“放任”的态度,想结就结,不想结自己一个人过也可以,只要过好就行。“以前父母老是催我找对象结婚,现在他们也看开了,只要我一个人过得开心,何时结婚甚至不结婚爸妈都不再特殊关照了。”在广州工作、今年已经35岁的何佳佳如此说道。

同何佳佳一样,梅梅如今也是单身,她有房有车有店铺,每年还会和朋友搞几次自驾游,小日子过得滋润惬意。梅梅之前谈过几段恋爱,有纯纯的初恋,有刻骨铭心的爱恋,曾经以为一定会走到一起的,最后还是不欢而散。虽然家里人一直催,亲戚也介绍了不少,但梅梅总是兴趣缺缺,“谈恋爱太累了,婚姻也不是必需品,现在这样(单身)其实没什么不好。”

有人认为婚姻不是“必需品”,所以结不结婚都无所谓。也有一些年轻人不结婚则是因为“宁缺毋滥”。

果果去年刚刚博士毕业,现留校任教。在谈到不结婚的理由时说:“我结婚的话,还是要以爱情为基础的。”不能为了结婚而结婚,如果没有爱情,宁愿不结婚。

此外,男女比例失衡也是近年来中国人结婚率连年走低的一大诱因。

第六次中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14岁至27岁男性人口(相当于2018年22岁至35岁男青年)有1.54亿,而2010年12岁至25岁女性人口(相当于2018年20岁至33岁女青年)只有1.43亿。(注:中国现行法定最低结婚年龄是男22岁,女20岁。)

适婚男性比适婚女性多了1100万人,这不可避免会导致大量的男青年(尤其是农村地区贫穷的男青年)找不到对象。(完)

咨询导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