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日 星期四 6时28分37秒
法国在1960年代末还是非常保守的社会,但历经1968年的五月革命之后,女性运动兴起,情况有了很大改变。女性变得能出社会,经济自立,渐渐不再被家庭束缚。结果就是,拘泥于结婚这种型态的情侣减少了。在日本,夫妇形式是固定的,在法国却有各式各样的选项。
法国前总统奥朗德的三任女友
民事互助契约(PACS)是法国一种独特制度,签约双方在与伴侣的共同生活之中,能获得与结婚相同的权利。比如法国前总统奥朗德,与同为政治家的前女友罗亚尔育有四个孩子,却没结婚;他与罗亚尔分手后,与女记者瓦莱丽缔结民事互助契约,再之后被爆出与女星茱莉外遇,而和瓦莱丽分手。日本看待政治家的外遇丑闻很严厉,不被许可。但在法国,即使公众人物,私生活也是另一回事,不会有人出来叫嚣。法国在这部分是自由之国,或许这就是法国特色。
法国女星凡妮莎·帕拉迪丝与约翰尼·德普共同生活14年,育有一女,没有结婚。
在法国,男女关系是以有无爱情为优先,而非一种形式。人们不太重视对方的地位、薪资以及学历等,而是以在一起能否感受到幸福为优先。“既然结了婚就要终生相守”、“为了孩子就不能离婚”、“为了能持续安稳的生活,就忍耐吧”......几乎不会有人这样想。
日本虽然是先进国家,结婚制度却很保守。很多人就算想离婚,似乎也会介意家人以及周遭的眼光而被局限,在观念上是还在发展中的国家。而法国人认为,个人幸福最重要,只要本人幸福就好。几乎所有情况,家人都不会多加干涉。不拘泥于常识,不为压力所迫,自己做决定是很重要的。继续婚姻生活,或者结束婚姻关系,怎么说都是以自己的想法为优先。
讲述日本婚姻关系的热播剧《昼颜》
对法国女性来说,男性是怎么爱着自己、是否能实际感受到对方的爱,将决定未来两个人有多大可能性可以走下去,这很重要。但在日本,很多人承受来自社会、媒体、双亲的压力,或是被父母说“都一把年纪了还不结婚”,或是被主管说“你还没结婚吗”,又或是被恋人施压“我们已经交往这么久,你为什么还不向我求婚”,还有人会在自我介绍的场合光明正大地说“我正在进行婚活”(结婚活动,指为了结婚而主动去做的活动)。
我也曾被问过,“为什么不结婚呢”或“没有计划要结婚吗”,也经常听见有人问,“一个人不会感到不安吗?”但我并不害怕孤独。一个人生活、独处的时间,对我来说不可或缺。虽然我也曾有段时期是和恋人同居,但也是在彼此的公寓间来来去去,每个礼拜各三天会在我家跟他家一起度过,剩下的一天独处。比起把“在一起”这件事变成很理所当然,我们更希望保持“想见面”的热情。
“若是单身,老了该怎么办?”其实我并不太去想以后的事,我只是坦率地活在现在的心情中。自小,我就梦想总有一天要住在国外,好奇心与独立心都比别人多。我想活得自由,若是“为将来考虑”而结婚,对于对方来说也未免太失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