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导师:aimeeqq817
描述

2022121星期四 62837

专业分手公司,现实版分手大师
业务范围:分离小三,拆散情敌,和平分手,和平离婚 联系+aimeeqq817
服务项目

【中国梦·践行者】7年来潜心钻研,他们运用人工智能向轻生者伸出援手

浏览: 时间:2022-03-04 分类:
”在一系列的分析研究后,他和团队成员建立了“在线主动预防自杀”模型,针对@走饭微博下的评论,用人工智能的方式检索出有自杀倾向的用户,并用@心理地图PsyMap的账户自动发送私信提供帮助,“我们将研究范围锁定在这个微博评论留言,因为这个树洞可能是类似人群的一个重要场域。”目前,树洞机器人仅对社交媒体平台上几个大的树洞进行监控,每天就能发现大概十名自杀边缘人,这也意味着,一个月大约300人急需救助,而针对每名自杀者的救援需要至少5个人组成的专业团队。……”在名为“树洞行动救援团”的微信群中,几乎每天都有近10起类似的消息发布,这是黄智生团队开发的树洞机器人(004号)从社交媒体平台数以千计的信息中,自动筛选生成的自杀监控通报。
【中国梦·践行者】7年来潜心钻研,他们运用人工智能向轻生者伸出援手
金羊网 2019-05-07
制图/ 黄江霆

金羊网记者 李妹妍

7年前,一位网名为@走饭的女生,更新了她人生的最后一条微博。在一句云淡风轻的“拜拜啦”之后,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那一年,朱廷劭正试图对人们的网络行为进行分析,黄智生则刚刚开始抑郁症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研究。

如今,这条不再更新的微博下面,已经有超过100万条的评论和超过10万条的转发。这里似乎成了网络世界里的一个秘密树洞,评论留言区里,有人倾诉烦恼,有人寻求安慰。

“这条微博每个月都有几千条新增的留言,通常负面的表达比较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朱廷劭和他的团队密切观察着这个树洞,他们通过分析社交媒体表达,试图识别隐藏其中的自杀高危人群。

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黄智生也在思考利用大数据进行自杀救助的可能性,“社交媒体平台上类似的树洞有几千个,计算机可以实现24小时监控,自动计算自杀风险并生成监控通报。”

无数个网络树洞背后,人工智能正在向绝望的情绪者及时伸出援手。

自动识别

寻找高危人群

朱廷劭和他的团队准备在近期对“在线主动预防自杀”模型进行迭代升级,他希望,借助新的算法和前期的数据累积,能进一步提高机器预报的精准度。

这个团队最新的研究报告提及,在中国,每年有200万人尝试自杀,其中三分之二的人年龄在15岁到34岁之间。并且,“越来越多被自杀意念困扰的年轻人,更喜欢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自己的困苦”。

事实上,自杀预防一开始并不是朱廷劭的研究方向。2012年@走饭的新闻被报道后,他感到惋惜的同时萌生了新的研究思路:“能不能通过网络行为的分析,找出那些有自杀意念的人群,及时提供相应的心理干预?”

在一系列的分析研究后,他和团队成员创建了“在线主动预防自杀”模型,针对@走饭微博下的评论,用人工智能的方式检索出有自杀倾向的用户,并用@心理地图PsyMap的账户自动发送私信提供帮助,“我们将研究范围锁定在这个微博评论留言,因为这个树洞可能是类似人群的一个重要场域。”

“你现在还好吗,情绪状态怎么样……”2016年,@心理地图PsyMap第一次向4222个用户发出了温和的问候——这4222人,是“在线主动预防自杀”模型识别出的有明显自杀倾向的用户。

这些人或许并不知道,那条短短不到200字的私信,是朱廷劭和他的团队反复修改了几个月的结果。他们组织访谈、设计问卷,用最大的善意叩开有自杀倾向人群的心扉,“需要重新认识的是,有80%的人是因为不知道如何求助,从而最终选择了自杀,我们在私信的设计中,特别加入具体的可求助渠道。”

这些可求助的渠道包括三种:当地的心理热线电话、在线问卷调查和志愿者跟进。在微博另一端,一群国家二级或者三级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每天轮流在@心理地图PsyMap值班,及时回复来自另一端“可能是最后一次的试探”。

发出的4222封私信最终收到了300多条回复,大多是正面的回应,这大大超出了朱廷劭的预期,“这个参与率是比较积极的,一般在做这种用户调查和邀请时,参与率通常为1%-2%。”

紧急干预

和绝望赛跑

“自杀风险6级:今天00:22 XXX 有一起死的吗?……”在名为“树洞行动救援团”的微信群中,几乎每天都有近10起类似的消息发布,这是黄智生团队开发的树洞机器人(004号)从社交媒体平台数以千计的信息中,自动筛选生成的自杀监控通报。

在此之前,黄智生及其团队和北京安定医院进行课题合作,探索人工智能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的应用,在接触到众多的抑郁症患者后,他感到应该为这个人群做点什么,“2018年偶然了解到,网络树洞聚集了大量抑郁人群,催生了利用人工智能对这些人群进行救助的想法。”

2018年4月,黄智生倡议发起了“树洞行动”,当年7月,树洞机器人(001号)和树洞救援团正式上线,上线当天,001号成功筛选出10条树洞自杀信息。

之后,他在机器人的知识库里添加时间、空间、性别、自杀方式等数据,并把自杀风险进行一到十级的分级归类处理。目前,树洞机器人从002号、003号升级到004号。

“通过测算,机器人004号对6级以上自杀风险的预警准确率可达82%,技术上暂时满足需求了,现在的工作重心是救援。”他坦承,树洞救援团的第一次救援行动,只让当时想自杀的女孩多活了47天,这让团队感到非常惋惜,“也给我们一个警醒,救助抑郁症患者不是那么容易的,任何微小的心理变化都不能忽视。”

截至5月4日,他发起的树洞行动救援团微信群聚集了211个成员,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主要由精神健康、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和普通志愿者组成,“我们现在每救一个人,就成立一个救援小组或者关爱小组。通过团队的力量,互通信息,预防危险。”

由于监控通报中,大多已有明确表达轻生的计划,救援团要做的是和时间、和绝望赛跑。

心理咨询师周子涵最近刚参与了一起行动救援,两个在不同城市的年轻人约好了到另一个城市自杀。获知信息后,救援团迅速成立了以心理咨询师为主体的六人救援小组,其中两位心理咨询师不断和当事人沟通、及时疏导情绪,另外的队员进一步搜索信息确认当事人所在位置、并随时准备与警方联系,“如果报警的时机不合适,有可能损害双方沟通过程中创建起来的信任感,对整个救援造成干扰,所以整个过程都要求我们互相配合、拿捏好分寸和时机。”

这场和绝望的赛跑持续了四五天。在救援小组的持续不断的疏导下,年轻人终于放下了自杀的念头,并同意在当地寻找专业医生的治疗,这让周子涵暂时松了一口气,“后面还要密切跟踪,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心理赋能

逐渐化解危机

事实上,所有研究者和救援者都明白,对这些高风险人群的救助并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

截至2019年3月,黄智生发起的树洞救援团对超过760人次进行了网络自杀救助,其中超过320人次获得了有效救助,暂时缓解了他们的自杀倾向。

但救援者们的精神依然紧绷。周子涵印象中,她参与的最长一起救援持续了三个多月,其间,被救援者出现多次情绪反复,救援小组成员和当事人创建了经常性的联系,不断进行心理疏导,逐渐化解危机。

“对自杀者的短期干预,消除的只是眼前危机,获救者依然是一个存在高自杀风险的人。”朱廷劭并不掩饰自己的担忧,根据相关研究统计,和国外大多因为长期精神疾病导致的自杀不同,国内轻生者精神健康的比例大概在40%—50%,“影响自杀的因素非常复杂。”

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朱廷劭和他的团队向12486个不同的社交媒体用户发送了24727条私信,其中44.39%的人做出了回应,“事实上,这是很多以前从未寻求过帮助的人第一次接受帮助。我们想传达一种主动的关怀,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交流,让他们学习到治疗自己心理问题的方法,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知道怎么办。”

殷切期待

更多力量参与

对树洞救援团的未来,黄智生有着更深的思考。他期待未来人工智能的应用开发优先考虑为弱势群体服务,包括抑郁症群体、老年病群体、儿童心理辅导和基础教育等,“我们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这个公益事业之中。”

目前,树洞机器人仅对社交媒体平台上几个大的树洞进行监控,每天就能发现大概十名自杀边缘人,这也意味着,一个月大约300人急需救助,而针对每名自杀者的救援需要至少5个人组成的专业团队。

在他看来,树洞行动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加入,“目前我们的救助还仅限于已经濒临自杀边缘的情况,对那些预警了却无力帮助的人,我们非常痛苦。”

其实,主动向这部分人群伸出援手,并不仅仅是一小部分人的责任。早在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部门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心理服务网络。朱廷劭对此倍感振奋,“我们能做的非常有限,许多具体的问题还是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的帮助。”

他把这些沉默的树洞看做秘密基地,希望能从中解读到更多的秘密,“一方面社会公众需要对自身心理健康问题有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社会也应提供更多的支撑,在构建完善的心理服务网络之外,吸纳社工、法律、金融等多种专业力量共同参与。”

咨询导师微信